蹒跚学步的路上,父母给你保护
青春求学的路上,师长给你保护
初入职场的路上,伙伴给你保护
成长的路上,总有温情呵护
被保护的感觉,真好
那么,对股海搏击的你
谁来给你保护呢?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
给你温柔和坚强的制度保护
被保护的感觉,真好!
政
策
2017年7月1日,《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正式实施。
偷偷告诉你们,领导说:这可是统领市场适当性管理制度“母法”性质的文件。《办法》特别指出“投资者分为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普通投资者在信息告知、风险警示、适当性匹配等方面享有特别保护。”
特别的保护,给特别的你
接下来,犇犇将一一解析《办法》的特别保护,带领大家深入了解证监会发的实实在在的政策福利。
1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适当性管理?
词义解析
适当性管理的意义是为投资者选择合适的产品与服务,将合适的产品与服务推荐给合适的投资者,保护咱投资者合法权益。
为了通俗易懂,犇犇举例说明。
通常证券公司会根据投资者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投资目标、风险偏好等信息区分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例如将投资者划分为5种类型: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型、积极型、进取型;
同时证券公司会根据投资产品的流动性、投资方向、到期时限、杠杆情况等因素将产品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例如将基金划分为低风险等级、较低风险等级、中风险等级、较高风险等级、高风险等级基金5档。
投资者与基金的适当性匹配原则
▼▼▼
投资者类型 产品类型
保守型 低风险等级基金
谨慎型 低风险、较低风险等级基金
稳健型 低风险、较低风险、中风险等级基金
积极型 低风险、较低风险、中风险、较高风险
等级基金
进取型 低风险、较低风险、中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 等级基金
2
老王
稳健型投资者
HI,我是稳健型投资者,我能购买高风险产品吗?
犇犇
广发证券代言人
这种情况下证券公司应首先提示投资者不适合购买相关产品或接受服务的情况。
如果投资者仍主动要求购买风险等级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或服务时,证券公司在确认其不属于风险承受能力最低类别的投资者后,应当就产品或者服务风险高于其承受能力进行特别的书面风险警示,投资者仍坚持购买的,可以购买相关产品或者接受相关服务。
同志们,请注意以下两项!!!
除此之外,还有两项需要特别注意:
A.
风险承受能力为最低类别的投资者不能购买或接受风险等级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或者服务。
B.
有的券商还会设置“特别保护型客户”类型。例如针对年龄超过70周岁、或年龄小于16周岁、或在风险调查问卷中填写“不能接受任何亏损”的客户,进行特别的保护。不向其宣传推介、销售或开通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低风险以上)的产品或服务。
3
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如何配合适当性管理工作的开展呢?
A.
投资者购买产品或者接受服务,按规定需要提供信息的,所提供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
不按照规定提供信息,提供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的,投资者应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经营机构应当告知其后果,并拒绝向其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
B.
投资者应当在了解产品或者服务情况,听取经营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经营机构的适当性匹配意见不表明其对产品或者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
C.
投资者信息发生重要变化的,应当及时告知经营机构,以便经营机构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分类或匹配意见。
犇犇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大家洗耳恭听。投资者履行义务要认真哦,毕竟这事关乎咱们的钱袋子。
4
最后,投资者来营业网点现场办理关于以下业务。为了保证投资者的权益,全过程会有录音或者录像。
办理业务如下:
A.
普通投资者申请成为专业投资者;
B.
普通投资者购买高风险产品或参与相关服务;
C.
经营机构主动调整投资者分类、产品或者服务分级以及适当性匹配意见,并将上述情况告知我们时;
D.
普通投资者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前,接受相关风险教育的。
好啦,犇犇的讲解结束了,休息~~休息~~一下吧